死去元知万事空的出处(但悲不见九州同全诗赏析)
zxy 2024.01.22 4403 0 A⁺AA⁻
死去元知万事空,但悲不见九州同。
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。
这首小诗,明白如话,毫无雕饰。
这是一首千古传唱不朽的动人悲歌,被写入了中国教科书。
中国人,凡受九年义务教育者,无不能吟诵,而每一吟诵,无不热泪盈眶。
陆游一生屡仕屡罢,大半时间闲居故里山阴,终于是“床头孤剑空有声,坐看中原落人手”一片耿耿忠心,终成虚话,他死也不瞑目。
宁宗嘉定二年(1209年)腊月将近,陆游大病不起,孩子给他洗沐、按摩,他时而昏睡,仿佛梦见自己在万顷荷花中行走,风无际,路茫茫,又仿佛听见挂在床头的孤剑在铿然作响;他时而又清醒,想到“有剑知谁与,无香可得留”悲叹自己一事无成,壮志无所托。他就这样,走到了人生的尽头。
人,一旦死去,没有气息,没有生命,万事皆成空虚,无悲无喜,无怨无恨。
但是陆游“死前恨不见中原”他含恨九泉,亡灵不散,日夜盼望着“王师北定中原”,嘱咐儿孙,九州统一之时,到那时不要忘了告诉他一声。
陆游在一息尚存之时,用尽最后一点力气,唱出如此凄怆沉痛的悲歌,“忠愤之气,落落二十八字间”,可以感天地、泣鬼神!
陆游死后六十六年,元师灭宋后,南宋遗老林景熙等人收得宋徽宗赵佶、宋钦宗赵桓遗骨掩埋。林景熙在陆游这首《示儿》诗后附题了一首绝句:
一线青山怨未终,干戈况满大江东。
九州同矣儿孙见,家祭如何告乃翁?
九州是统一了,但那是元朝统治者入主中原,在祭奠家父之时,儿辈怎样说呢?真是无颜面对亡灵啊!
中国古代为什么容易出家族诗人?三曹(曹操),三苏(苏洵),三杜(杜审言),还有今天的陆游;这就是家风家训的问题。
陆游家风传承的是什么?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,什么意思呢?知行合一。
我知道要复国,那我就一心想着要打仗,只要有机会让我去打仗,我就一定要去,这就是知行合一。
《示儿》是陆游的临终绝笔,那么他儿子有没有置之不理,把父亲的话左耳朵听右耳朵出呢?我们不得而知,但是有事实是,七十年后,宋朝和元朝发生了一次非常有名的战役——崖山海战。
在这场战役当中,宋军大败,南宋灭亡。在南宋灭亡这个事件发生之后,陆游的孙子陆元廷是忧愤而卒,他的曾孙陆传义是绝食而卒,他的玄孙陆天骐是亲身参加了崖山海战,因为不肯屈服投降于元朝而投海殉国。
陆游的这首《示儿》,其实也是一种家风的彰显,这是一种传承。陆氏家族可以说是满门忠烈, 这种浩然正气一直充盈于天地之间。
作为陆游的子孙,他们痛感国家的破败,如同一颗心脏被重锤狠狠地击中。然而,他们又能如何呢?他们已经倾尽全力,拼尽了自己所有的力量,像被风雨摧残的花朵,尽力展示了美丽,却无法抵挡那无尽的悲哀。
我想,哪怕他们在另一个国度里重逢,大概也不会愧对父亲陆游生前的谆谆教诲。